| 发布时间: 2025-06-20 |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6月18日,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(南沙)(简称 “智能院”)与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(简称“大湾区中心”)举行战略签约仪式,正式进驻由大湾区中心运营的 “湾创成果转化”平台。双方将整合技术研发与平台资源优势,深化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合作,推动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与产业融合,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升级。
智能院党支部书记兼副院长赵宏宇、大湾区中心党支部书记兼董事长秦海鸥见证签约。智能院科技发展部主任梁沛荣、大湾区中心合伙人王燕明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
签约仪式现场
秦海鸥颁发特聘专家证书
技术经理人作为科技与市场的桥梁,负责技术资源对接、需求匹配和转化路径设计,加速成果产业化。仪式上,双方互聘技术经理人。大湾区中心聘请智能院科技发展部主任梁沛荣、研发中心主任杨文林为技术经理人;智能院聘请大湾区中心合伙人李立照、王燕明,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联盟副秘书长许晓敏为技术经理人。通过人才互聘,双方将加强技术转移领域的协同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。
互聘仪式
签约仪式期间,秦海鸥一行参观了我院系列水下智能无人系统装备,了解基础设施建设、科研成果和产业化布局情况。
考察参观
座谈交流
在座谈交流环节,双方围绕资源整合、应用场景对接及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探讨。赵宏宇表示,智能院聚焦水下智能无人系统、智能传感、海洋探测等核心技术,全力推动技术突破向新质生产力转化。此次战略合作基于双方优势的深度融合,依托“湾创成果转化”平台的数字化、一站式服务体系,将精准打通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、产业化、市场应用的堵点,为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提供强力支撑。未来期待双方在加速成果转化、深化产业孵化、赋能区域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,共建智能无人系统生态圈,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动能。
秦海鸥强调,大湾区中心深耕产业服务领域,持续搭建高效协同的资源共享平台。通过精准匹配产业链上下游需求,汇聚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、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,打通信息壁垒与合作渠道,为产业升级注入动能。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重要桥梁,大湾区中心将持续发力,以“为场景找技术、为技术找场景”为核心,将先进技术匹配区域特色产业需求,构建“技术研发-场景验证-市场推广”闭环,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与经济繁荣。
此次签约合作,将加速海洋科技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,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“智慧方案”。
合作背景
智能院面向国家海洋战略需求,依托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,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形成“南北互动、增量开发”格局,聚焦新型水下智能无人系统、智能传感、平台运维保障、海洋信息服务,已成为我国水下智能无人系统研发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。
大湾区中心构建“人工智能+技术情报+全国协作网络”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,打造“湾创成果转化”平台,成为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数字化联接枢纽。通过智能精准匹配与全流程服务,构建了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体系,推动体系化成果转化与创新协同发展。
来源:科技发展部